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比起油腻的中年,平庸才是你我无法直面的伤悲

发表于2017-11-07 08:00 阅读(1)

比起油腻的中年,平庸才是你我无法直面的伤悲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油腻”这个词夹杂着“猥琐”与“中年”,在朋友圈里引发了深远的回荡。

 

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观点,35-60岁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年期”,这个时期的人格特征渐渐趋于稳定成熟而圆融。

 

作为一枚如假包换的中年人,实话说,油腻对我和同龄人而言实在太正常不过了,事实上,中年不油腻才是不正常的。

 

所谓“油”,是指不论从体型还是经济等方面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多数人正处于职业发展的小高峰,有的甚至开始了事业期,但毫无疑问的是,很多人的生活蒸蒸日上,滋滋儿冒油;

 

所谓“腻”,是指不论工作还是婚姻上,早就过了悸动而青涩的年纪,也渐渐明白了很多世事,随着能力和智慧的日积月累,很多问题对他们而言慢慢没有了挑战感,不免有些乏味。

 

事实上,真正让中年人感到恐慌的,是比起那些油腻且自信爆棚的同龄人,惊诧地发现自己进入了“枯竭期”——

 

精力枯竭、经验枯竭、机会枯竭、幸福感枯竭、成就感枯竭......上有老下有小,而未来却不知在何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当年的你我也曾意气风发义薄云天,可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步步走向平庸?!

 

   

笃信“选择大于努力”,注定做不好选择

 

咨询者孙玲(化名)即将步入不惑之年,按照她的话来说,这些年来的困惑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了。

 

当我翻看她的职业经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位十五年前毕业的大学毕业生,道路却越走越坎坷。

 

十五年前,孙玲毕业于国内一所师范类院校的中文系,那个时候的就业压力不像今天这般激烈,根据专业,孙玲很快找到了一所中学,在那里做起了中学语文老师。

 

不到五年的时间,孙玲渐渐开始厌倦了这份工作,她觉得每天面对一群乳臭未干的孩子们,实在是看不到任何进步,眼看着身边去企业打拼的同学们一个个混得风生水起,而自己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中学语文老师,内心总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惆怅。

 

“玲,想当年你在我们班里怎么也算是个学霸啊,你要是出来干,我们这些人还不得喝西北风啊?”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学室友阿芳说了这么一句话,很多同学纷纷点头附和,连连称是。

 

孙玲的内心再也按捺不住了,没多久就向学校递交了辞职报告。

 

 

出了校门的孙玲暗暗发誓,这次一定要好好选择,今后要让这些同学对她刮目相看。

 

听说房地产行业很火,孙玲决定要去房地产行业大展拳脚。

 

经过一番波折,正好有家刚成立不久的房地产企业正好缺人,愿意给她一次机会。

 

然而现实很快击碎了孙玲当初的抱负。

首先她看到数据就头疼,而这份工作需要她每天阅读大量的经济、政策、整治等方面的报道,特别是房地产行业信息,需要对本地楼盘广告等信息进行搜集,让她倍感吃力;其次是撰写项目宣传资料,那股“浓浓的商业气息”让孙玲很不喜欢并且打心眼里讨厌;最后,这份工作还要她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孙玲和他人发生过几次冲突之后,她的境遇越来越尴尬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孙玲就成功地被公司劝退了。

 

几经辗转,孙玲找到了一家没有名气的私立学校,连起码的社保等基础保障都没有,还动不动用各种考核标准克扣老师工资,孙玲被耗的精疲力尽。

 

后来的孙玲又尝试过各种职业,但都是无疾而终。

 

按照孙玲当年的观点——“选择比努力重要”,毕业十五年,换了好几份工作,按理说应该小有成就才是,为何一无所成呢?

 

秘诀就在于,没有能力支撑的选择不过是空中楼阁,禁不起现实的考量和评判。

 

 

 

不是所有的选择,都能称之为“选择”

 

我们先来看一张选择四象限图。

 

根据一份选择的解决度和关键度进行区分,我们将选择问题区分为四个维度。

 

1、解决度高关键度低【不重要且很容易解决】,被称为“小插曲”。

 

这部分的选择问题充其量只是小插曲,适合速战速决。

 

比如,关于早晨吃包子还是吃油条的问题,在你兜里有钱的前提下,是很容易被解决的,同时,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重要,所以,这类选择不值得你花费精力和时间,完全可以凭心情随便决定。

 

2、解决度高关键程度高【很重要也能够解决】,被称为“高价值陷阱”。

 

这部分的选择都是你的能力能够达成的,同时对你很重要,才值得花时间仔细进行思考的。

 

比如,对一名学霸而言,TA在毕业时同时收到了好几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至于选清华还是读香港大学,这是TA需要花点时间仔细梳理的问题。

 

3、解决度低关键度低【以你目前的能力无法解决且不重要】,被称为“困难游戏”。

 

比如,对很多人而言,“后悔药”这件事就属于此类问题。

 

就像前文的孙玲那样,在咨询过程中一再懊恼说“如果当时不从学校辞职就好了”,事实上,这件事情本身已经发生了,以她的能力根本无法改变过去,同时对于今天的决策而言,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重要。

 

有些人总是沉溺于过去无法自拔,就是陷入了“困难游戏”而不自知,白白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4、解决度低关键度高【以你目前的能力无法解决但很重要】,被称为“无底洞”。

 

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会被这种选择困扰,而事实上,你若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选择压根不存在。

 

比如,一个刚上高中的孩子天天担忧今后到底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就是属于这种困扰。

 

事实上,对这名刚上高中的孩子来说,最主要的任务是努力学习,等到有了一定的成绩优势之后,这类问题才变得有意义,否则就是“空想”。

 

前文的孙玲第一步转型的时候虽然选了热门行业,但由于她的商业思维、沟通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压根没有在前一份工作中得以锻炼和积累,就妄想通过转行达到人生巅峰,不受挫才怪。

 

想想看,你是不是也经常陷入这种“无底洞”呢?

 

   

记住,努力才是选择的基础

 

斯坦福大学企管研究所创意与创新行销课程教授、社会心理研究专家,被称为“硅谷最有创意的人”和“现代选择学之父”的迈克尔.雷在其畅销书《成功是道选择题》中明确写道:

 

“许多人获得了财富、荣誉,但内心却越来越痛苦,觉得生活缺乏意义,其根源就是最初的选择出了问题。

 

努力不达标时就用浅薄的脑子“深思熟虑”做出选择,“一条路走到黑”才觉得自己错了,太晚了。”

 

迈克尔教授告诉读者: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步步为营,只有足够的人生积累,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

 

 

正如“选择四象限图”揭示的那样,你只有在能力、眼界、学识等都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问题的解决度自然会从低变高,那个时候你所走出的那一步,才叫做“选择”。

 

我们回到孙玲的案例中来。

 

孙玲的错误,不在于一开始从学校逃离出来选择了热门的房地产行业,也不在于从房地产行业转向私立学校,更不在于后面的几次辗转,关键问题在于,孙玲每做一份工作,都缺乏“事业心”,说白了,就是缺乏应有的职业态度和精神。

 

比如,在孙玲的第一份中学语文老师的工作岗位上,如果孙玲能做到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优秀老师甚至特级老师,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

 

想想看,如果五年后的孙玲已成为教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过很多专业文章,在学校内部负责过一些教研课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想孙玲的很多同学应该会纷纷对她表示敬慕之情,并且若干年后,他们会不遗余力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孙玲的班级里,到那个时候,她所获得的成就感、社会地位及威望,一点也会不比企业里的同学差。

 

事实上,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只是代表TA结束了读书的征程而踏上另一段征程,后面这段征程的名字叫“实干”。

   

不要让你的能力变成一片杂乱无章的草

 

我们还以前文的孙玲为例。

 

要说这些年,孙玲为了改善困境,也进行了各种摸索和学习。

 

比如,她利用业余时间考了人力资源师认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目前还打算考建造师,为了据说一年几万元的挂靠费用。

 

我知道,孙玲的这种做法恐怕是很多人的共同问题。

 

心理学对于能力的定义是“完成一项目标和任务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知识和技能如果不应用于实际完成某些具体目标或任务,则意味着无法转化成相应的能力。

 

比如一个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如果连一天的咨询没有做过,这纸证书只是一张纸而已,无法转变成这个人的能力。

 

按照这种定义和逻辑,不以应用为导向而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就是现在的“屠龙术”:你花了很多功夫学习相应的技能与知识,问题是现实中没有龙可以杀,这无异于是时间精力的巨大浪费。

 

 

想想看,一个人的时间精力终归有限,如果一味通过考证等应激学习方式积累能力,无视你的实际工作或未来方向,你的能力最终就像山坡上的野草般杂乱无章,最终只会停留在浅层阶段,无法深入更无法形成势能,最终沦为“平庸之辈”。

 

就像孙玲,如果她当年以特级教师为奋斗目标,她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下心理学,重点掌握孩子们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状态并运用于工作中:在教案的研发和编排上,尽量做到符合这一阶段的孩子心理特点,帮孩子们疏导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等等。.

 

如此一来,心理学知识会在她的教学工作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和价值。

 

   

牛人都是做出来的

 

事实上,想要在中年过得丰盈甚至油腻,每个人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将自己的所学和实践结合起来。

 

咨询到最后的孙玲终于意识到,第一份工作其实自己并不讨厌,如果当初自己真的能够做到优秀教师的水平,那么转行房地产文案会比之前顺利的多;即便这步不行,转到私立学校,由于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拿得出手的成果,完全可以竞聘到有名气的私立学校任职,而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般被动且无力的境地。

 

没错,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之所以会在工作十年二十年出现巨大差异,是因为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把命运交给一份未知的“选择”:他们从来不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到底做了多少事、又到底解决了哪些问题。

 

太多的人做事缺乏耐心,恨不能找个工作从此高枕无忧、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攀登上人生巅峰——这样的人,未来注定会遭受现实残酷的洗礼。

 

而恰恰就是在这样的彷徨、选择、困顿和徘徊中,他们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期、错过了很多绝佳的机会,最终,由于没有形成自己强大的核心能力,只好放任自己在重复性的事务型工作中,蹉跎了一生。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