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啊!昆嵛山,我终于来了!再见,昆嵛山!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5 02:11 阅读(0)

啊!昆嵛山,我终于来了!再见,昆嵛山!

 刻在心上的那座山

 
        杜玉魁
 
      今年十月,正是秋风送爽的季节,我回了一趟阔别已久的胶东老家。
 
 
      老家在烟台市牟平区西面,一个偏僻的山村,离牟平城尚有几十里地。小的时候,感觉象去西天一般遥远。现在通了高速公路,驱车回去只需20分钟。
 
 
      是本家弟弟开车拉我回去的。一路上他不断地给我介绍着家乡变化,听得亲切,满眼陌生。是啊!当年少小,如今已过古稀。家乡变了,我也老了。我努力搜索着儿时的记忆,脑海里却只剩下一堆模糊的印象。唯独路过昆嵛山的时候,让我眼前一亮,望着苍茫中高高耸立的山峰,勾起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小时候对昆嵛山只知其名并未去过。之所以让我永远难忘,还得从父亲的去世说起。
 
 
      那是1963年,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腊月二十三,按北方习俗,正是小年。恰恰在这一天,父亲患了感冒。本来就有严重的气管炎,一感冒更是雪上加霜,咳嗽不止,憋得喘不上气来。这本属小病,要是现在,吃点感冒药或者打几天消炎针就会好转。可在当时的农村,既没有医生,也没有任何药品。有病只能在家硬挺着,最多找个巫医来占卜算卦,起不了任何作用,就看谁的命大了。父亲在痛苦中挣扎了三天,最终还是没有躲过死神召唤,撒手人寰,享年只有53岁。
 
 
       父亲出生书香门第。年轻时曾在北京闯荡过几年,1948年因身体患病回到农村老家。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见多识广的文化人。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很少下地干农活。尽管这样,无论在家族中还是在村里,他都有很高的威望。谁家遇到难事,都要找他请教一下。谁家打仗了,也要请他去调解调解。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每到冬天,是父亲最忙的季节。晚上我常跟父亲去村里的戏班子看他导演排戏,好像京剧吕剧他都导过。因为父亲算盘打得好,每年村里决算,都要把帐本搬到我家东屋进行,经常是噼里啪啦响到深夜。到了年根儿,更是忙得推不开门,乡亲们络绎不绝地夹着红纸到我家,让父亲帮助写对联。此时,我就得给父亲打下手,裁纸研墨,有时也帮着写写横批。正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让我也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且受益匪浅。
 
 
       虽然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生活也比较困难,但在父母的精心操持下,日子过得幸福美满,为别人所羡慕。有父亲在,家里就有主心骨,我常常为此感到荣耀和自豪。然而父亲的去世,让一切美好嘎然而止,像一座大山轰然倒塌,把我们全家抛进了灾难的深渊。
 
 
      当时母亲是小脚家庭妇女,哥哥重病在身,自顾不暇,姐姐远在北大荒。我最大才十岁出头,小妹妹只有七岁,所有父亲的丧事,都是由本家叔伯兄弟帮助操办的。只记得在父亲棺椁下葬前,本家二哥把我叫到跟前,他告诉我说,墓的朝向是对着昆嵛山那个最高山头的。他把吊坠给我,让我也按他的样子吊线看看。其实我根本就看不懂,加上那天飘着小雪,视线不好,也不知道对准没对准。但就在那一刹那,让我记住了那个山头,仿佛永远刻在我的心上。
 
 
      我们杜家老茔是在村东头的山坡上,所有墓碑都是朝着昆嵛山的。为什么都要朝东,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昆嵛山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素有海上“仙山之祖”之称。在当地被视为有仙气,风水好。二是我们杜家疃是在明朝末年从昆嵛山下迁过来的,面朝昆嵛,也有念祖之意。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