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百战奇略》第九卷·易战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凡攻战之法,从易者胜敌。敌若屯备数处,必有强弱众寡。我可远其强而攻其弱,避其众而击其寡,则无不胜。法曰:「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北史》:周武帝〔将〕伐齐之河阳,〔谋及臣下〕,宇文弼〔进策〕曰:「〔今之用兵,须择其地。〕河阳要冲,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如臣所见,〕彼汾之曲,城小山平,攻之易拔。」武帝不纳,师竟无功。〔建德五年,大举伐齐,卒用计。后终于平齐。〕

参考翻译

《百战奇略》第九卷·易战 译文

大凡进攻作战的法则,一般是从敌人最容易被战胜的地方开始进攻。敌人如果屯兵防守的地方多处,必有力量强弱、兵力多少的不同。对此,我军应当远离敌人的强点而进攻其弱点,避开敌人兵多之处而打击其兵少之处。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战胜那容易战胜的敌人。”据《北史》记载,(北周建德四年)周武帝宇文邕准备进攻北齐的河阳,当问计于臣下的时候,内史都上士宇文献策说:“今天我们对齐作战,必须正确选择进攻目标。河阳地处军事要冲,北齐的精锐部队集中在那里,我们即使是倾尽全力去围攻它,恐怕也很难达到目的。若依我的看法,敌人的汾水弯曲之处,戍卫的城垒较小,而且山势平缓,进攻那里是容易夺取的。”但周武帝并没有采用这个建议,因而师出竟无功而还。

参考赏析

《百战奇略》第九卷·易战 解析

本篇以《易战》为题,旨在阐述进攻目标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从易者始”,即拣弱者先打的重要作战原则。它认为,对于屯备数处且有强弱众寡之分的敌人,应当采用避强击弱的指导原则,选择弱者、寡者先打,就一定能胜利。战争实践经验表明,进攻目标,特别是首攻目标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作战的胜败。只有把首攻目标选择在敌人的弱点上,才有可能达成突破一点而及其余的作战目标。强与弱是矛盾的统一体,任何防御部署,都是由强点和弱点的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先打弱点,不仅容易奏效,而且打下弱点,强点因失去弱点的支持,也就必然转化成为势孤力单的弱点了。因此,避强击弱、拣弱者先打的作战原则,历来为兵家所重视。

刘基简介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百战奇略》所有章节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