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人生的一种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

发表于2017-09-20 18:34 阅读(13)

人生的一种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这样?
  
  怎样的关系才是恰到好处的呢?
  
  孔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刺猬法则”,就是说这个问题的。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各自分开了。
  
  可天气实在太冷了,一会儿,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
  
  挨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的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就是有名的“刺猬法则”,它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只有合适的距离才能让彼此感觉舒服:
  
  距离太远,缺少必要的交流与信任,对方在彼此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形象,不了解,情就淡漠了,心就隔阂了,也就无法成为知己;
  
  距离太近,同样也很危险,没有距离、没有秘密,往往让彼此看到对方身上的缺点,往往会打破那种“看上去很美”的感觉。
  
  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很微妙的历程,酒肉朋友我们都知道,也不会在真有困难的时候想起来。任何两个人的关系,都需要一定的距离。就像一杯水,太凉了寒心,太热了烫口,只有适度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亲切而不暧昧,淡雅而不冷漠——亲而不密,淡而不疏,也许这样,才是最好的距离。
  
  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尤其是都市里,原来的大杂院都拆了,建成了单元楼,串门聊天、吃百家饭已经成为了历史。往往是同在一个单元里边住了三四年,邻居都认不全。
  
  正因为周围人际关系的冷漠,加重了我们所信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你会觉得:我的好朋友应当对我好一点,我也会自觉地对他好一点;你们家有什么私事,比如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我可以给你们调停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距离过近,必然要伤及他人。那么,应该怎样与朋友相处呢?
  
  子贡曾经问过他的老师,孔夫子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看到朋友做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所以,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都大包大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那么,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父母和子女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吗?
  
  心理学上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是说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这种行为,常常会使爱成为一种借口,一种负担。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不少母亲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
  
  这些都是“非爱行为”,它是一种以爱的名义进行的强制性的控制、掠夺,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是对他人人格和尊严的侵犯。
  
  西方的孩子独立的一般都比中国早,因为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虽然世界上大部分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但父母对孩子的爱,却是以分离为目的的。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无论父子母女之间,还是多年夫妻之间,一旦没有了这种距离、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离疏远甚至崩溃就不远了。
  
  这种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一点余地的距离,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美好的东西一旦得到,到达了顶点之后,这种美好就会渐渐流逝。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如果过于快乐,人就会迷失在其中——乐极生悲;如果事物太美好了,它必定会开始败坏。这就是自然循环的大道,任何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朋友之道,亲人之道,亦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