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你那不叫懂,你那叫听说

发表于2017-09-19 13:40 阅读(0)

你那不叫懂,你那叫听说

作者:断腿奔跑的猪

  1

  闲暇之余,总是会和一些朋友聊天,这些形形色色,让我的生活也变得精彩起来。

  周末那天,深圳有个年轻的读者约我见面,希望能聊聊天。

  我收拾一番就到了和他约定的地点,见面之后,给人一种很朴素的感觉。我听他说了许多关于他的事,从小的优秀到后来的迷茫,再到现在的普通。他似乎给人一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觉。

  你那不叫懂,你那叫听说

  但我们都知道,这个社会哪有什么怀才不遇,都是自己在作而已。

  后来,他跟我说到:“我看了不少书,也结识了不少人,懂得不少道理,但就是过的不如身边的人。”

  我笑着对他说:“那些道理,其实你并不是真的懂,连知道都算不上,仅仅只是听说而已。”

  现在有许多人都是如此,认为道理懂了就能生活的好,其实这个想法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自己是否真的读懂了道理。

  书籍和生活教育我们少发怒,但我们依旧脾气暴躁;书籍和生活教育我们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但我们仍然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书籍和生活教育我们做到哪几点就可以加薪升职,但我们根本就做不到。

  只不过一旦有人提起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说我们懂,但这个懂并不是真的懂,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算不上。

  2

  听说和懂有着非常本质的区别,而这个区别在我们小时候就已经真正懂了。

  在读书的时候,我们的任课老师就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向导。每次老师讲课之后都会问:“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听懂了的举手。”他并没有说:"你们听到了吗?“

  因为老师传递这句话的目的,是想让我们下次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自己就可以解决。懂和解决和做到是相持平的,而不是听说。

  我们小时候会觉得懂了就举手,没懂就不举手,因为我们不举手的人,就已经给老师心里一个答复,下次遇到这种问题我们依然做不到。懂了就举手,不懂就默认。但是,反观现在,我们许多人活的还不如曾经的小孩子。

  我们长大了,却认为只要是我们所听说的,我们就懂。并不会深入的去考虑这个道理,去想这个道理要怎么去执行。

  等问题再次出现的时候,我们反而会说,我们懂这个道理,却做不到。

  小时候我们明白了懂就等于做到,但现在的我们懂却做不到,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懂那些道理,我们只是听说了那些道理而已。

  为什么有些人会讨厌古人或现代人总结出来的道理,为什么有些人会讨厌所谓的鸡汤?

  无非是因为,自己做不到罢了。

  3

  人越长大越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因为要强,因为要所谓的尊严,因为不想让人看出自己的无能。

  所以,我们往往不会将责任怪到自己身上,而将责任推卸到道理身上。我懂道理啊,但是我做不到啊,所以道理没用。

  这样的逻辑只不过是一些的自我开脱,死要面子罢了。

  懂是一个很深奥的词,而听说却很浅显。懂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琢磨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等下次问题出现的时候,再用这方法去解决,那叫懂。而听说就像有人告诉你1+1=2一样,你就觉得你1+1等于2。但是当出现1+2=?的时候,你就不知道了,这就是听说。

  听说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而一些人却希望通过听说这种简单的事,来完成自己心目中复杂的目标。用一句话来说,那叫不自量力。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自己懂了呢?

  因为三分钟热度的原因,因为不持久的原因,因为许多人往往只是在自己有困惑的时候,他才会想起道理,而不是将道理融入生活,融入到一件小事中去。

  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是那些当面或网络交谈中长期伴随着,我懂,我知道,我觉得,我明白,我想,我以为等等,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在下一秒就被自己这种所谓的我懂所打败。

  这就好比我们圈内有这样一句话,一说你就懂,一提你就知道,那你何必来跟我交谈呢?

  交谈是一种相互理解的过程,尊重的过程,而不是一说你就懂,一做你就不会,这样的你是真的懂吗?

  4

  我们现在的圈子处在了两个分化,一种是那些喊着我懂,我知道的人,却整天抱怨自己的生活;一种是不提我懂也不提我知道的人,总是专心做好自己的事,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一种只是听说就认为自己懂,一种是懂了之后选择沉淀,两种不同的人自然也就会有两种不同的生活。

  不要认为听说就懂,如果你听说就能懂,那那些比你厉害的人,早已经超越懂的境界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