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谈学写诗词的几点体会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0 19:00 阅读(0)

 

 
谈学写诗词的几点体会
虎林   郎玉宏
微课堂第8讲座稿
  尊敬的微课堂师友们:
    大家晚上好!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今晚分享一下我学写诗词的几点体会。格律诗词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诗词学习面前,我还是一名初学者,希望我的学习心得能够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不当之处欢迎老师们给予指正!开场诗一首送给微课堂:
微课感怀
 文/郎玉宏
喜上微群小课堂,文朋雅韵各飞扬。
潜心砺淬书霞志,把卷流连溢墨香。
偶遇恩师常指导,同行瀚海共商量。
投缘得趣开眼界,笔润人生筑梦长。
    记得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
    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多看书。多观察是增加我们生活、工作的直接经验,多看书是增加我们体验人生的间接经验。写诗词其实就是用一种方式写我们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作者的经验多少是写好诗词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多观察、多看书这两点上,我更倾向于诗词初学者们然要多观察。所以我今天 就重点讲讲“多观察”这一条。
    我要强调的是:要写好或诗词,在要掌握娴熟的基本的格律知识前提条件下,日常生活中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实的观察是写诗的基础:生活处处皆有诗。最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一)观察是指要充分的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不仅要“用眼看”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用鼻子去发掘如空气中弥散的气味,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留下更加细腻、深刻的印象,写出的诗也符合现实。 总结说,就是要力求观察的真实性,这个真实性一定要是自己的真实观察。
    我在以前写过一首七绝《昨夜散步有感》“夜露清凉树影飘,丛蛙清唱自逍遥。弹琴蟋蟀邀孤月,一曲相思上九霄。发到空间日之后”有好友“庸园散人”留言,“夜露,秋天才有;树影飘,费解。”他建议修改“夜露”为“雨后”,“树影飘”为“叠翠摇”。《昨夜散步有感》是我14年7月写得一首七绝,是在晚上散步后的心得。当时走在景观大道的景观区里,脚碰到池边的花草,因为草上有清露把我的则鞋面打湿了,这是我的真实触感;“树影”二字是现场的观感,因是晚上八点多了路灯昏黄,树在眼前并不清晰树影符合夜时物象形色不明之感觉。因此作诗填词一定要作者亲身体验与细致观察,否则就会出现前面主观臆测,为诗家之忌。千万不可坐在家里“闭门造车”。再如:又一次和几位诗友在一块聊诗,发现一群中有个诗友写了个七绝,记得尾句是“晚霞一轮照红裙”。你看这画面多美!可是细细琢磨,你会发现“霞”怎么是一轮呢?所以这不符合客观事物,若改为“晚霞一抹(染)映红裙”是不是画面更美哦!
    所以,一定要多观察,在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用词一定要恰当。这就要求我们诗词爱好者,日常多阅读多积累。在练字和炼意上多下功夫,定能写出鲜活的诗词来!只要我们怀揣一颗诗心行走,那么人生行旅中任何地方都会给我们呈现最美的景致。
 
(二)观察中要抓住描述对象的特征:诗写万物,先观其形,再入其内。
    入其内知因果,出其外知形态。做到这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观察。反复推敲。 我在2014年4月12日写过一首七绝《牡丹》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