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粽香里的父母情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2 03:46 阅读(0)

 粽香里的父母情

 
  徐宜秋
 
赶上母亲节回老家探望双亲,临走时,80多的老父亲陪着腿脚不便的老母亲提了一篮粽子让我带到学校里去。我情不自禁地掰开一只,只见外包的芦叶碧绿碧绿、光亮光亮,里面的糯米黏黏丝丝、甜甜蜜蜜。刹那间,醇厚粽香和暖浓亲情的掺合交织,让我回味无穷。
儿时过端午节,足能让我提前兴奋上一个月。那时,家里常常缺少粮食,一年只能吃上一回粽子,所以对粽子有一种特别的期待,粽子不仅好吃,还体现在包粽子过程中的乐趣。每年端午节快到的时候,我们兄妹三人便缠着母亲包粽子,母亲会在嗔怒中带我们兄妹到附近河畔芦苇地里采摘新鲜芦叶,然后洗刷干净泡在水桶里,那叶片摸在手上,嫩滑嫩滑的,如同摸在缎子上,舒服极了。午饭后再洗净准备的红枣,掏上两升糯米,将糯米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一切准备就绪后,母亲便开始包粽子了。
母亲包粽子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她先选粽叶,大叶片一片包一个,小叶片两片包一个。只见她先把那叶片卷成一个漏斗状用左手拿好,右手在盛水的米盆里旋转着把米倒进“漏斗”里,一半时在中间放上两个红枣,然后在红枣上面放些米,接着就把上面的叶片翻过来,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粽叶捏成一个小棱,把叶片头扎好,最后还要捆粽子,捆的“绳子”则是把粽叶撕成一绺绺,说是免得有异味。捆包粽子可是门技术活,记忆中,母亲两手齐上还不够,还得用牙齿帮忙。一分钟左右,一个小巧精致的粽子便包好了。有时候出于好奇的我,也会上去凑凑热闹,想自己动手包一个,只是母亲怎么教,无奈那看似简单的程序和迅速的几缠在我的手里就是完成不了,出来的“产品”总是怪模怪样,没棱没角不说,还会漏米,粽子没有包成,米倒是撒得满地。再看母亲包出的粽子,个个都是标准的圆锥体,秀气可人,尤其是牢固,十个结成一束后,怎么煮都是煮不散的。最后,母亲把包好的粽子整齐地排在厨房的大铁锅里,待水没住粽子后,再放上竹篦,用砖头压在上面,然后就开始烧火,待到粽子的清香随着白腾腾的蒸汽弥漫开来,还需要闷上一段时间。我心急呀,老是想着吃,待到粽子稍冷后,我便迫不及待的剥开粽叶,用一支筷子对着那雪白晶莹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廉价糖浆碗里轻轻一蘸,然后将其高举过头,昂首慢慢的咬,口舌生津,不腻不粘。那时,我感到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幸福的了。有时候,母亲包出的粽子还包出花样来,有三角粽、四角粽、长条粽等,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菱形粽,形状好看,还能在邻家伙伴面前炫耀一番。
端午节除吃粽子外,乡人还有逢“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习俗,端午节早晨太阳刚露脸,父亲就拿了镰刀,走向河滩地边,采割葱郁的艾蒿、菖蒲,然后背回家悬挂到门楣上、墙头上,嫩绿嫩绿的,立时整个屋子里弥漫了艾叶和菖蒲的香气,给单调的房屋增色不少。“手脖系五彩,娃娃惹人爱。”这便是端午节另一习俗,母亲做的五色线,是用红、白、黄、黑、绿的线编在一起,戴在我们兄妹三个手腕脚脖上,再用一小碗由硫磺、黄酒调成的雄黄酒,涂抹在耳鼻孔里,说是驱虫除病辟邪,保佑小孩健康平安,我每每想起来就忍俊不禁。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每逢端午节时,超市里各种风味的粽子比比皆是,什么五香粽、碱粽、甜粽、豆粽、肉粽等等,形状小巧美观,味道各具特色,可感觉都没有母亲包的味道纯正。正如诗中所叙:“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年年岁岁端午节,岁岁年年父母情。”因为,儿时的粽子,包的是醇厚的情意:父亲那浓浓的情,母亲那蜜蜜的意,是我心底最绵长、最温暖的······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