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生死一抔土(原创随笔)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2 17:28 阅读(0)

 生死一抔土(原创随笔)

 
   作者:杨盛龙
 
家住坡脚下的河沙滩边上,后山黄泥巴土山,竹林与杂木林相间,寨前竹林,外面一条小小的季节河。南方山区多雨,山溪水常涨常消,水里不会长青苔。下雨涨水,水漫沙石滩。雨停水退,沙石滩光洁清爽,一尘不染,赤脚涉水过河,似可一直走到床上。出门都是沙石路,天上雨一停,即可穿布鞋出门,不像很多寨子稀泥巴路常年不干,累月阴湿。我们寨子居住环境千好万好,惟一的美中不足是缺少泥土。世代居住于斯,为一捧泥巴费了多少心机!
 
泥巴孕育生命,土地成长作物,农民寄希望于大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
 
在坡脚跟河沙滩上修建一栋小木屋,是祖父做十几年长工积攒银钱买下地奋斗出来的。祖父出门挑水,被人打破水桶,说他买下屋场但没买出门的路。祖父发狠,勤拔苦做,省吃俭用,陆续买下好几块地,直到把家庭弄成后来的中农成份。
 
转社合拢,各家的土地都归了公,各户都一样的平均,都没有了土地。给每个人保留一分地,叫做“自留地”。土地都是公社的,大家都出集体工。一个生产队六十个劳动力,经常在地里劳作的只有三十多个劳力,年底分配时,经常劳作的,不经常劳作的,开会的,偷懒耍滑的,都是满勤满分,都分配到差不多的一等份粮钱,而且当干部的还或明或暗贪占便宜,在地里劳作的哪里还有积极性!于是,如同人们形容的,上工像拉纤,收工如射箭。人在地里,心不在地头,磨洋工,大呼隆,出工不出力,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特有景观。各家都把希望放在不到一亩的自留地上。那点自留地,种些瓜菜,种些红薯洋芋之类的,补充餐桌,以渡饥荒。
 
村寨里竟然开办起公共食堂,连那点种菜的园圃也要取消,各家砸了锅炼钢铁,集中到一起吃大锅饭,连碗筷都是公家的啦。三年困难时期,许多人饥饿浮肿,贫病交加,不少人饿死了,大多数妇女患“吊茄子”(子宫脱垂),那几年没有谁家生孩子。上面意识到,再这样下去,恐怕出大问题,于是放开一些,撤销食堂,保留自留地,允许私人开挖点田边地角。那时候,我父亲在外工作,母亲一个人开挖了好几块荒地。说是地,实际上就是几块岩旮旯、烂岩窠,茅草丛生,葛蓬缠挽。种几粒包谷,长出苗来,不及野草高。在岩旮旯里锄草,锄板当当响,后面杵烂锄头把,或者握锄头的手碰得血肉模糊。八九岁的我,星期天帮母亲抢锄草,小小年纪就感受到火坑大几点烂岩旮旯地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那样的岩旮旯地,种了两季包谷,就被没收了。后来知道,那叫“小自由”,是不能放开的,随便自由是会出资本主义的。各家还是只能种那每人一分的自留地。在公社地里劳作,出十分汗水只能得到五六分的分配;自留地里种的东西,长出十粒,全部都是自己的。谁不明白这个道理啊!人们的心思都在那一点点自留地里,精耕细作,间作,套作,一分地当几分用。干部下乡看到,凡是长得好的庄稼,肯定是私人自留地的。上面追查,生产队定措施,公家施肥完成以前,不能往自留地施肥;公家抢插完红薯秧之前,不能在自留地栽插。有人半夜偷偷在自留地栽红薯,被罚以敲锣游寨示众,以警效尤。
 
那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小生产每日每时地产生着资本主义。每家几分的那点自留地,连同每家养三五只鸡鸭以及房前屋后的三两棵果树,被叫做“资本主义尾巴”,必欲割之而后快。不准农民开挖泥土,不允许农民种地。一个满脸皱纹的农民,肩上一把锄头扛着,不能举起,没处可以放下去,就那样佝偻在世界的东方。
 
什么时候,风声不那么紧啦。自留地边上的荒草丛,多挖那么三锄两锄,似乎不那么限制得很严啦。我家屋檐口外路边的拐角处,有一片乱石堆,鼎锅大的碗大的石头堆积。我将那些大石头垒砌起一米多高的岩墙,围了十来平方米一块地方,把小石头和粗沙粒铺平,再从后山运来泥土,铺在石块上。多少个日子,早晨天还没亮明,我就开始在石头堆里嗑啰嗑啰刨弄,撬岩砌墙,平整沙石。妈喊吃早饭,我说垒好这几块石头就去。天黑一阵,我还在一撮箕一撮箕地运泥土,往我新开的那一小块地上铺。心想,多一捧泥巴,就多长一棵苗,恨不得衣服袋里也装上泥巴往沙石上铺。就那样,花了几个月时间,在沙石上铺垫一尺多厚一层泥土,种上葱、蒜,再种上黄瓜、架豆、南瓜。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