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过风楼”考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3 22:52 阅读(0)

 

“过风楼”考
作者:竹杖芒鞋空间
 
    ——对万荣县汉薛镇汉薛村一处古建的考察
 
在汉薛村,保留下来古建不多,过风楼算是稀有品之一。
村里人和方圆村人对汉薛的过风楼并不陌生,每天一抬头就看得到。特别是逢农历三、七、十的集,买卖、人流基本上也就是围着过风楼延绵了集市。早以前卖牲口的骡马市在过风楼外,牛哞马嘶、捏手砍价人声鼎沸,过风楼外竟然听不到嘈杂,这是此建的一个神奇之处。后来,围着过风楼一带慢慢成了菜市,菜贩的叫卖声、熙攘的人群,与它交相辉映,形成了来来往往的人世风貌。过风楼像一位见证乡村风俗的老人默默地在村子一头将一村的人和风景都看了个遍,这一看就将近二百年看了过去。
说实话,从小就在过风楼跟前戏耍、穿过,要问起此楼的历史,我并不熟悉,不光我不熟悉,村里大多数人也多半是一头雾水。人们关于它最近记忆也要追溯到文革时期,那时过风楼被征用为武斗一方的指挥部,楼上的墙壁上都被开了射击口。我们小时候,只闻此楼闹鬼更是避之不及,从来没有壮胆登楼,此楼在我印象中就一直孤零零地封存在那里,像贴了符咒的五行山不知镇了什么硬气的魂魄。那年正好春节回家,应县志办薛勇勤主任之约,专门考察了一次过风楼,也算了却了我多年一桩心愿。
我这是第一次登上过风楼的。小时候的阴影多少还在心中作祟,盘桓在在砖砌的台阶上,心里隐隐有些忐忑不安,生怕有突兀的意外出现。拾级而上,登楼之后,看到楼内情况除尘满、乱木塞门,并无特异,也没有当年恐惧的厉鬼和武斗的残迹,心里才稍稍平静了许多,开始细细打量楼上的每一间房子。仅有的文字都写在房子的梁脊板上,这是本地人盖房习惯。按照现在人的标准,过风楼上也就顶多是个挑高略高、前面插廊的青砖瓦房,只不过楼下是类似旧时城门的建筑格局,有城墙也有幽深的门洞,我小时喜欢城门洞内凉爽的穿堂风和缭绕期间的回声。现在,当我把原先神秘的过风楼当成一座普通的宅子时,它在我面前顿时变得体贴和温柔起来。在我眼里,它就是个上了岁数的乡下老人,没有私存的古物,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宝贝,低眉顺目、神态安详,当年的壁画也早已被文革时期刷成了石灰墙,很难再找到特别有年代感的东西。
以下是我当时做的一些考证的文字:
过风楼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年(龙年)三月戊辰,公元1844年4月创建。1844年时逢农历甲辰闰年,1844年是中华民族耻辱日甚的一年,作为鸦片战争的战败国,继中英《南京条约》之后,美法两国相继要挟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844年5月18日,中美《望厦条约》签订;1844年9月13日,中法《黄埔条约》签订。村民修建过风楼意在乱世之中祈愿“合村吉祥如意”。过风楼自建成后170多年来未加修缮,依然坚固如初,只是原来城楼的神像、壁画毁于文革期间,令人唏嘘扼腕。
过风楼原为入村城门,城门内外隔音极好,据说不管村中集市多么喧闹,城门外一点声音都听不见,与城门相连有数里长的城墙,作为一个自然村有此规模的防御性人工屏障,并不多见。过风楼为传统硬山式屋顶,前有回廊,背对村外,以前作为进村关口,一直是村中最高建筑,这几前才被村中日渐增多增高的新楼超过。过风楼城楼前廊石柱上镌刻一副对联:帝德协天心正气常昭宇宙,财源滋地脉深恩永庇人间。对仗工整,喻意隽永,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然而道光帝的"帝德"在内外交困中已自顾不暇,5年后(1849年)道光驾崩,老百姓只好求诸于己了。好在吾乡人勤俭为德、耕读传家,得以延绵恒久。

如今,过风楼外风犹在,汉薛村内人不同。原来披在村庄身上的那件古朴的长袍已看不清当年的影子,这一年一年的风如刀子,割走的,砍掉的,刻下的,都是一个村子变迁。站在楼上,放眼望去,不变的唯有村外的野草依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