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南下金陵之七 雨花台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2:01 阅读(0)

南下金陵之七 雨花台

 南下金陵之七

 
原创 邵桂娟  风中幽兰
 
雨花台
        “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上初中的时候,学到“戊戌”变法,对六君子慷慨赴义之地“雨花台”有了最初的认识,少年的心在为革命志士敬仰的同时,对雨花石有了浓重的兴趣。
        那个时候,我认为雨花石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雨花台上洒下太多人的鲜血,革命者的鲜血,如他们的英灵一般,渗入石头,永恒了千古,心中自然是对雨花石有了敬畏之心;及大些,读了些书,明白了雨花石的来历,也了解到雨花台经历的风雨,再来看雨花台,想象雨花石的样子,竟然是对这个地方的景仰和向往。
        三年前,匆匆到访过雨花台,那是一个落雨的早春,夜晚的睡意尚未褪去,雨花台在江南雨滴的笼罩下,愈显肃穆。因为时间太早,我们也将赶往下一站,只是在南门进去,瞻仰了烈士浮雕群,在“忠魂亭”前看过鲜花组成的大钟,就怀揣着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离开了,这件事情也成为了我那次南行的遗憾。今天,我再次来到雨花台,心中多了一种还愿的虔诚。
        八月的雨花台,历经夏绿的浸泡,自是绿意深深,象征着烈士的英雄精神永远长青,中午的阳光浮在每个人的眼神里,把个雨花台笼在一片巨大的光圈里,每个建筑都是那样的宏伟;每个雕刻都是那样的传神;每棵树木都是那么敬业;每个条纹都是那样的分明。如此生动,如此形象,还没走进雨花台,我就似乎听到了革命者就义的呼声。雨花台,这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在用它独具一格的方式,向我们这些远方来客,讲述着自新民主主义以来,这里发生的血雨腥风。
        我们最先来到雨花台的主峰——革命烈士纪念碑。踏上高高的石阶,一步步走近纪念碑,心中分外得沉重。一座石碑,千古景仰,逝去的先烈,如今化作了园中的青松翠柏,化作了竹林涛影,静静地注视着这些来凭悼的人们。天下大同,现世安稳,是他们当初的信仰,如今面对中国的安定与繁荣,我想,先烈当是欣慰的了。一座高5.5米的烈士青铜像,陪伴着身后的纪念碑,耸立着42.3米身高的石碑,庄严肃穆,邓小平亲书的碑名,让我们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碑的重视和对先烈的敬重,转到石碑的后面,能看到南京市政府在背后刻写的密密麻麻的碑文。我们用心审视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思绪不禁回到了那个革命时期,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后来的举火成焰,再到后来的燎原之势,革命者在国民党的屠刀下一片片地倒下,可是革命之火却却烧越旺,他们的笑声让国民党人怯懦了,他们在后退,一步步,终将退到了孤岛,眼睁睁看着革命的红旗飘在了中国的每个地方。中国笑了,逝去的先烈也笑了,雨花台不再凄冷。
        洁白的鸽子,在一群孩子的手心里,幸福享受着美食,平坦的广场,是一方和平的天地,鸽子的“咕咕”声和孩子们的笑声化作了一泓安宁祥和,衬托着纪念碑的凝重,让先烈们的牺牲有了现实的意义。
迎着阳光走向革命烈士纪念馆,宽大的甬道上面或铺着鹅卵石,或是平滑的花岗石,“U”字形的纪念馆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浑然一体的白色,与馆周围的绿色树林形成明显对比,在阳光下显得分外巍峨壮丽。新的陈列融多媒体系统、随身听讲系统、灯光音响系统以及著名艺术家创作的背景音乐和美术作品为一体,成为同类场馆中的一朵奇葩。随身听的讲解,让我们在面对烈士们的遗像、遗书和遗物的时候,为他们年轻的生命叹惜,也为我们如今的幸福安宁的生活祝福。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