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赶场的记忆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6 05:32 阅读(0)

 赶场的记忆

四川邻水丨甘元俊
 
 
  小时候,农民把上街叫作赶场。平时,老百姓都要忙于生产,如果没有买卖的话,一般是不会去街上赶场的。
  那时,要逢星期天才赶场。
  老家附近,除了我们荆坪“本场”(本乡)以外,还有如石永、丰禾、袁市、双河等 “客场”(人们把本乡以外的场叫客场)可以去赶。
  离家最近的就是本场了,只有三十分钟的路程,客场相对来说都比较远,所以,老百姓主要以赶“本场”为主,“客场”为辅。
  但凡星期天,只要不是抢种、抢收的农忙季节,生产队都会给老百姓放一天或半天假的。
  星期天早上,小孩子们只要把牛儿放饱了,把背篼的草割满了,吃罢早饭,尽管没有一分钱的买卖,也可以随父母上街去赶个“耍场”,见一见“世面”。当然,若是父母在家忙家务事不能去赶场时,偶尔也会与几个小伙伴相约一起偷偷上街去“遛达”一圈才“过瘾”。虽然每次都是含着口水去又含着口水回,但总觉得很快乐。
  还记得,人生第一次陪母亲去赶的“客场”,就是最远的袁市场了。一面的路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才能到达。
  那一年,我好像只有十岁左右。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那天,母亲去赶袁市场,就是为了背一只大公鸡去卖。我问过母亲,袁市场那么远,为什么不把鸡背去本场卖?母亲说,袁市虽然有点远,但要比本场大,赶场的人多,一只鸡要比本场多卖几角钱。同时,还要去的早,要不然,去晚了鸡就没有人买了,也就没有钱来打煤油,晚上就要打黑摸。
  清晨,匆忙吃完母亲热的头一天的剩饭就出发了。不一会,一个塆上的和一个生产队去赶场的人就“窄路相逢”了,有七八个大人和四五个小孩。
  走着走着,渐渐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去赶场的人又多了起来了。
  从家里去赶袁市场,出门向左,一直朝南走,要拐过数十条羊肠小道,躺过两条小河,经过七八个大小不等的塆,穿过好几片树林和竹林,翻过周家塆那道山梁子,进入了张家岩,才算是走了一半的路程。
  到了张家岩,一眼就能看见那个叫幺店子的地方,一条宽窄不平的石板路与之相连。幺店子离袁市场还有四分之一的路程。
  幺店子耸立在大路边一个高梁子上,其实就是一户人家的三间青木瓦房,凡是走这条路去赶袁市场的人,必须要从这户农户靠边的一间房子的中间穿过。所以,这户人家的这间房子的前后两道门,至少白天,应该是一年四季都是开着的。
  出了幺店子,看见前面也有好多赶场的人,似迎亲的队伍一样,不同的只是没有吹吹打打。
  果然,袁市场不像我们本场只有一条很短的独街,有好几条宽窄不平长长的街道,每条街道都十分拥挤,稍不注意或是走慢了一点,就会被后面的人踩到脚后跟。“盯到起,看到来,让一下......”各种喧闹声不绝于耳。母亲生怕我走丢了,人多拥挤的时候,总是拉住我的手不松手。
  一路同行的其他人,到了街上,都各自忙自己的买卖去了。
  随母亲来到那棵大黄果树下,那里已经有好多买卖鸡、鸭、鹅、米的人,闹哄哄的,十分嘈杂。母亲把背鸡的背篼放下,一边从裤兜里摸出一根平时干活揩汗水用的方帕子擦脸上的汗水,一边等来买鸡的人。由于我家那只公鸡颜色一片红,一匹杂毛也没有,加之膘肥腿壮,没等多久就被一个腆着大肚子的孕妇买走了。那只公鸡,好像只卖了五块多钱。
  母亲小心翼翼地把那几块钱用她平时包钱的小方帕子包了一层又一层,然后再才装入“表包”里,生怕掉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