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家乡的中秋是一蒸笼又一蒸笼的大月饼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6 06:12 阅读(0)

 家乡的中秋

  
作者|红藕
 
家乡的中秋是一蒸笼又一蒸笼的大月饼,热气腾腾,芳香四溢,仿佛要将十五的月亮一起蒸圆了,蒸亮了。家乡的中秋是一盘又一盘的瓜果,香甜可口,垂涎欲滴,似乎要将十五一起过香了,嚼甜了;家乡的中秋是丰收的笑脸,谷粮满仓,瓜果满园,仿佛要将这一年的日子一起丰收了,一起过好了。
 
       家乡的中秋是在八月十二三就开始酝酿了,磨好了蒸月饼的面,准备好了烧火的柴,刷好了大锅,洗干净了四五层的大蒸笼,买好了卷月饼的红曲、姜黄,磨好了炒熟的胡麻,腌制好了香甜的玫瑰酱,就等八月十四这天起锅蒸月饼了。左邻右舍的婶婶、嫂子们卷起袖子,用她们的心灵手巧赋予了月饼美好香甜的特质。一层层的细细在大案板上擀开了发好的面,圆圆的薄薄的面皮仿佛吹弹可破,然后倒上金黄的胡麻油,再一绺绺一层层的撒上红曲、姜黄、玫瑰酱、苦豆粉、磨好的胡麻籽,再用水萝卜般的手细细的抹匀了,然后和几只同样水萝卜般的大手一起将抹好的面皮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的叠起来,再七手八脚的卷起来,最后专门再擀个薄薄的面皮,像裹十世单传的婴儿一般,将卷好的千层饼裹起来。早有眼疾手快的婶子在蒸笼的齿子上擦好了油,麻利地把大蒸笼放在了案板上,几双手再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将卷好的大月饼捧着放到蒸笼里。这时候灶里的柴火正旺,红黄色的火苗嚣张的舔着锅底,大锅里的热水也早已沸腾起来,仿佛要化作大海里翻卷的波浪,水汽腾腾。大蒸笼放上锅的刹那间,热气都窜出了蒸齿,熏着婆姨们的脸了。做完了大月饼,小的月饼就快多了,四五层大蒸笼,不一会被手脚麻利的婆姨们搭在了锅上,四十分钟后,蒸笼被揭开,月饼笑开了花,满屋子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仿佛八月十五的月亮是大蒸笼蒸出来的一般。
        家乡人讲究,那个最大的月饼是用来接月亮的,而且那个最大的月饼是用一个小方桌来摆放的,在十五的晚上月亮还没有升起,家家都把院子洒扫干净了,堂屋前摆好了方桌,然后将大月饼献在方桌上,还摆放上瓜果糕点,然后由家里的长辈洗干净了手,点好酥油灯,上好香,恭恭敬敬地磕完头,静等着月亮从东边的墙头上升起来,我们当地人俗称“接月亮”。同时还要准备一根烧黑了的火棍,在上面包上红纸,妈妈说那是用来打天狗的,因为天狗会偷吃月亮,所以小时候每次接月亮的时候,我都会认真地盯着天上看,想看看天狗的模样,也怕天狗突然来吃月亮的时候,大人们来不及扔包了红纸或者缠上红线的火棍。等到明月高悬的时候,香烛也燃尽了,妈妈会把最大的那个月饼用刀切开,然后分给我们吃,而且我们还可以吃敬献过的瓜果糕点了。仿佛吃了给月亮神献过的礼品,一年就会平安健康、聪明伶利了。
 
       长大后才发现家乡人对中秋这个传统节日看的是多么重要,盼中秋的时候那么急切,蒸月饼的时候那么欢愉,接月亮的时候那么虔诚,圆圆的月饼里是满满的思念与牵挂,满满的月亮里是圆圆的笑脸和幸福,家乡人以他们特有的淳朴和憨厚,迎接中秋,也迎接自己的明天。
      又逢中秋,想起家乡的十五,感慨良多,为此赋诗一首:
月到中秋分外圆,
花逢此夜由来美。
户纳婵娟自古全,
客趁瑞色今朝回。
 
 
作 者 简 介
红藕,原名赵生斌,甘肃兰州人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