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北道桥最早的老户----赵家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7:45 阅读(0)
 北道桥最早的老户----赵家
北道桥是西地镇最大的村落,其历史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桥子村有一处古城遗址叫郝遮镇,是唐代蒲类县下辖的一座名镇。自清代大规模开发奇台以来,桥子也是最早的开发区之一,从咸丰年间就有人来此居住,这北道桥最早的人家是谁,据笔者调查,应首推赵家。
赵家是个大家族,截至2003年已有赵氏后人293口,共传六代。大都在桥子四队、下二屯六队居住。笔者八十年代曾访问过当时已九十七岁高龄的赵登老人,赵登是清未秀才,有文化,对其家族的历史了解比较清楚,笔者曾写有《清未秀才赵登》一文,刊登于《奇台文史》第二辑。其后裔中又有一后人叫赵良华的,也执笔写了《赵登的祖先与草地驼道》一文,发表于《奇台文史》第十四辑上,现根据此两文整理出赵家来北道桥之复杂经历如下:
赵登的祖先是甘肃省永昌县人,清咸丰八年(1859年),赵登的祖太公赵发,应清政府移民实边的号召,从内地千里迢迢来到奇台县北道桥落户。赵发是甘肃省永昌县赵家庄人氏,清道光年间,十几岁时,隨乡亲外出谋生,在山西省驼户家当“半壮子”(指未成年的长工,因未到成年岁数,只能顶半个长工,故名“半壮子”)。初学拉骆驼帮工,经几年的磨炼长大成人,定居于山西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给一家叫“大盛魁”的商号当驼夫。来往于太原、经多年的辛勤劳动,有了积蓄,买骆驼自办货物,夹在驼队中买卖张家口、承德、北京、天津,远至库伦(今外蒙古乌兰巴托)、银川等地。
原来商号有个规矩:驼夫在三年内,没有丢失骆驼、货物和偷卖货物等事故差错,只要认真做事,就可允许兼带驼运。每连子骆驼最多十八峰,拉满连的驼夫兼带驼限三峰。赵发年轻力壮,干活利索,常拉满连,绰号叫“十八峰”。他吃苦耐劳,为人厚道,善帮助人,在伙伴中有威信,对骆驼的饲养管理,鞍具的维修、编制样样在行,被掌柜任为“脚户头”,管理驼队的运行等。他拉的骆驼多,兼带驼多,常年往返如同滚雪球一样,加上工钱积累逐年增加,几年的功夫,就自买了骆驼一百峰,他将骆驼全部入了股,当上了股东,带领“大盛魁”驼队四处奔波,为商号谋财。
道光末年,赵发自告奋勇,愿带领驼队出发,出远门开辟通西域的新驼道,要穿越茫茫草原,戈壁沙滩,翻山越岭,几年不能回来也说不定。根据前几次的经验,“大盛魁”让有家眷的驼夫带毡房与驼队同行。按习俗杀猪宰羊,祭祀天地,摆香案,行大礼,使驼队一路平安。赵发带领一百多峰骆驼和另两家驼户掌柜,告别了乡亲商号,驮着布匹绸缎、鞋帽服装、陶瓷器皿、茶叶干果、中成药材、酒类等日用杂货,沿途与蒙古人易货交易,换羊绒、驼绒、牛马羊皮、珍贵的野生动物皮张等,边做生意边寻查路线,坚持向西北方向前进。
第二年到乌里雅苏台(前营),第三年到哈尔乌苏湖附近的科布多。
赵发在科布多居住多年,除做生意外,还饲养牲畜,开垦土地种地,维持生计,但他总想到西域去。经打听得知西域北庭一带,富饶繁华,于是便联络了九户人家,于咸丰初年,翻越阿尔泰山,由于地理不熟,误走到哈拉通古(今青河地带),后在乌伦古河流域过游牧生活,同时也弄清了北庭在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之南。于是又和几户联合南行,翻越沙漠戈壁,无意中来到北道桥,见这里有一座古城堡,四周无人烟,地势平坦,土地宽阔,水草丰富,林木茂盛,于咸丰八年(1858年)与同乡落脚这破城之下,从而结束了几十年的驼户生涯。
从此赵家便常住此地,同时定居的有六户人家:冯家、张家、田家、方家、王家,至今其后人仍在桥子居住。
赵发开辟的新驼道,从北道桥穿越一百二十里沙漠,到黄草湖,达将军庙,成了一条捷径,比从旱沟过沙漠再到将军庙近了许多,以后走北路都从这条路上通过,从清未走到民国十几年,后来外蒙独立才终止。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