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寻觅古诗词里的春节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0:52 阅读(0)

寻觅古诗词里的春节

  吴仲尧(浙江绍兴)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凝聚了中华儿女温情的心结,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吟咏歌颂,从而留下了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名篇佳作。在古代,传统意义上的新年,其实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像祭灶神、放爆竹、贴门神、年夜饭、压岁钱、守岁、拜年……这些丰富的年俗活动,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当春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循着古人的墨迹,寻找旧时春节的影子,细细品味,或许依然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辞旧迎新,人们是从打扫卫生开始的。清代蔡云在《吴歈》中写道:“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描写的是腊月扫尘的情景,表达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环境的愿望。
年末岁尾,百姓向往来年五谷丰登,希望灶神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晚清罗昭隐的《祭灶》:“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生动地展示了“过小年”时人们祭灶神的风俗习惯。
谚语云:“大年三十吃,正月初一穿。”除夕这天阖家团圆,除了吃,小孩子最挂念的莫过于能拿到压岁钱了。清代吴曼云《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形象地再现了孩子们拿到压岁钱的喜悦心情。
除夕承上启下,“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所以又有“分岁”的说法。宋代范成大在《分岁词》中写道:“小儿但喜新年至,头角长成添意气。老翁把怀心茫然,增年翻是改吾年。”全诗从小儿盼望过年的欢欣,联系到自己岁数又增长,不禁喟然感慨,写得富有生活情趣。
除夕还有一个守岁的习俗,就是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开怀畅饮,团圆取乐,共祝新年。唐代李世民写过一首《守岁》诗,别有风味:“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诗中真实描写了宫内人员在除夕夜宴饮赋诗,守岁迎新的欢乐豪华盛况。而宋代朱淑贞的《除夜》:“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描述了平民百姓在除夕之夜,一面与旧岁依依惜别,一面又满怀欣喜地迎接新年到来的激动内心世界。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于是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唐代来鹄的《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竹庆。偏僧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写的就是春节在家门前放爆竹的热闹场面。而元代赵孟頫的《岁月》:“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更是把放爆竹的情形写得气势如虹,惟妙惟肖。
春意盎然,万民欢庆的美好时刻,饮酒助兴,当然是少不了的。明代瞿佑的《屠苏酒》如此描写:“紫俯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清晨,将屠苏酒倾于杯中,由幼及老依次品尝,在欢度春节的日子里天天如此,直到一醉方休,在梦中回到自己的家乡。宋代叶颙的《已酉新正》:“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反映的是人们在春节期间,因为高兴饮了过多的屠苏酒,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响彻云霄。
爆竹也放了,美酒也喝了,得去田野里走走看看,寻觅春姑娘的倩影了。清代叶燮的《迎春》是这样写的:“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春天的气息,氤氲在山野阡陌,无限的春意,荡漾在人们心头,无不反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新春气象。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