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母亲的纺车(外一篇)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3:22 阅读(0)

母亲的纺车(外一篇)

 张美武(湖南桂阳)

几年前,村子被县政府定为新农村改建项目,所有的老房子都将拆建,将近九十岁的老母亲首先便想到闲置在旧屋木梁上的纺车。旧屋里有好多祖传的东西呢,八仙桌太师椅,还有几把青铜茶壶温酒锡壶,这些才值钱呢,子孙故意逗她,无奈她却只想看到那架纺车。
母亲十七岁出嫁来到我家,那时祖父家底还算殷实,只是奶奶去世早,祖父又是读书人专为乡人跑官司,无睱顾家不说也实在不想理家,所以母亲一进家门,祖父便把家务全给了小媳妇我的母亲,母亲麻利,年小却会做事,不多日子就把家把弄得实实在在。祖父看三媳妇能巧就又把奶奶用过的纺车从睡屋里提了出来,从此,母亲开始了用棉花纺纱纺线,从此全家八九口人的穿着都需要母亲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去完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纺纱是每个农村女人都应掌握的生活技能,其实未必,大多数人是纺不了纱出不了线的,要想一朵朵洁白的棉花变成一缟缟纱线除了手巧还得心巧,而且还务需有牺牲和奉献精神。那时父亲三兄弟都已成家却并未分家,年小的母亲被祖父安排种菜煮饭做家务,母亲勤劳不偷闲大清早先把全家换下的衣服洗了,晚上吃了饭就着桐油灯早早坐在了纺车前,有时为了几妯娌谈闲也会把纺车从自己的睡房搬到大厅。每当看到兄长嫂子侄儿侄女穿着自己纺织的新棉衣,母亲便说不出心里多甜蜜,把纺纱的时间延到下半夜也不觉睏。
纺车像是跟母亲有了感情,在母亲的手里那些纱线被抽得又细又绵,村里能纺纱的媳妇看了是又赞又嫉,有些干脆停了自己纺车把棉花也拿给母亲加工,有了零钱贴补家用母亲自然高兴,但也苦累了了她,尤其在严冬,脚底冷得象针扎,直至冻麻冻木。
 
 
 
这样到了新中国,父亲三兄弟终于分家过开了日子,祖父也娶了二房,一家成了四户,母亲看似应该轻松了,然而自己的家也渐渐大起来,不觉六个仔女落地,吃喝也成了问题,尤其是在那个谁也免避不了的贫困年代,农村更难维生,山野上的蕨菜根被挖了个底,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于是母亲又把放在屋梁上的纺车找了出来,节省开支顺带还能替别人加工。已空置十多年的纺车落满烟尘,母亲用高粱杆帚扫扫便干净了,于是挤在楼上睡觉的八口人晚上得在母亲的纺纱声中入睡,在纺纱声中醒来,然后又在纺纱声中沉沉睡去。
这年,读完小的二哥再不愿去学校。他要为父母大哥三个劳力分忧,让四个弟妹好好成长。二哥开始在生产队出工。晚饭后,他会站在纺纱的母亲旁边。站了几个晚上,他抢过母亲手里的棉花他说他也会纺纱,母亲就离开座位看二哥像模像样地摇起纺车,只是摇纺的纱粗,拉不长,线易断。二哥不愿离开纺车,定要母亲教,他说他要纺纱。母亲明白二哥的意思,她也知道二哥正是长身体的时期,白天要干重活,夜晚休息不好也是不行的。于是,母亲不让。二哥却坚持死死不离开纺车。母亲拗不过二哥的牛皮气,只有好好教二哥纺纱技术了。
这样更多的时候,在纺车前旁,我每次看到是二哥的身影了。一日的饭桌上,二哥提出请木工师傅再做一台纺车。请师傅要钱呢父亲说。或许是家里根本无钱,话题顿时打住。又过些时日,二哥不知从哪里借来锯子凿子刨子等木工用具,他要自己做纺车。于是收工回来后,我们又看到二哥像模像样的在尺量、锯木、刨光……大概是劳动过累还是木工技术不过关,二哥的纺车做了许久还是粗架子,直到他调往几十里远的方元公社去修水库。
光阴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我们家的纺车仍然只是祖父手上的那辆。而母亲也是在那个时候的一个冬天纺完最后一团老棉花把纺车放置上了屋梁上,直到建新农村拆老房子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