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人品文品高度统一的范本 ——读刘文艳《一纸情深》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2:40 阅读(0)

人品文品高度统一的范本 ——读刘文艳《一纸情深》

 ◎陈巨昌

 
《一纸情深》是我读到的文艳的第三部散文。前两部《春风秋雨》和《爱的诉说》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看到了文艳灵魂的秀丽和行为的端庄。阅读完《爱的诉说》之后,还曾写了一篇文字,作为感想。今天,读到她的《一纸情深》又是感慨良多。
 
 
我历来注意文学作品的思想境界的观察。认为,文章的魅力和耐力,根本上在于给予读者乃至社会的精神亮度。而这种亮度恰在于文本所蕴含的人品张力和文品俊秀。因此,对一些我认为看不见灵魂的作品,即便是文辞绚烂,也是感觉乏味。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素有‘有德之文信,无德之文诈’的观点。我觉得,好文章首在人品和文品的统一。古人说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话。我的理解不仅是指用心专一,更主要的是神形的一致。试想岳阳楼记当中如果没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还能流传至今吗?离骚当中,如果没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还能够催人泪下吗?
品读文章和品赏工艺美术品最大的不同点都在于对于文神的了解。物象的工艺美术品以造型为主,首看其形的精度和美感,只要形态精致,即可传神,即可为佳作。而文学作品则不然。
关于品读散文,当然应当用散文的标准来赏析。然而切切不容忽视的是,文以载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传统,道之所至,首在文化产品内涵的光亮程度。因此,娴熟的写作技巧,华丽的词汇,并不能称掂出文章的真正分量。法国哲学家狄德罗:“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这里,我不禁想起林语堂先生说过的一段话:“人格伟大的艺术家产生了伟大的艺术,人格渺小的艺术家产生了渺小的艺术;心地卑劣的艺术家,纵使生命发生危险,也不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心胸伟大的艺术家,纵使生命发生危险,也不能产生下劣的艺术。”当前,评论界有这样的说法;由于人的感情颇为复杂,有些作家的作品并非“为情造文”,而是刘勰所谓“为文造情”。这类作家的作品必然出现为人与为文、人品与文品相抵牾的现象。
正是出于这一点,我想,对于文艳这样的优秀作家,仅仅评品她的技巧或词汇,显然是不够的。社会对于她们的期望,不在于文章的技艺,而重在写什么,在于她运用娴熟的散文技巧书写出符合时代和推动时代进步的作品。对于她的要求是艺术和之神形兼备的独领风骚。
读《一纸情深》,之所以为之感动,正在于她的人品和文品共具的金声玉色。在于作品的精神照度和积极意义。她是用一个柔媚的标题,书写了一部具有普遍意义和时代意义的大作品。是直面人生,直面人心,是对优秀人品的叙述和颂扬。因此,就我个人的角度,并不将这本书作为普通的记实性的散文集来看待。而是作为优秀人品的颂歌来阅读和学仰。
《一纸情深》这部书的妙处,正在于神形的统一。如《周易·系辞》所说:"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由形见神,站在学人和学文的角度来品味,《一纸情深》是一部人品文品高度统一模范文本。
《一纸情深》的神的所在,即是她的人品追求。与其它散文著作所不同的,正在于该书基本是一部写人的专著,所有篇目,都是对人生境态,人生心理,人性品格的叙述。即便是记述浑河公园的秀美,也是着眼在人文的驿动。作者寄情于文,寄心志于文的写作选择,彰显了高度的人品自觉。在这里,优美的散文形式,成为她阐发优秀人品颂歌的形式和载体。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