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赵延文:秋食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0:54 阅读(0)

赵延文:秋食

 今年中秋和国庆是同一天,天气又特别的晴朗,晚上有明月高悬,金桂婆娑,暗香涌动,即可赏月,又可追思,十分美好。中秋不同往日,倘若是阴雨天气,月色全无,心情就会沉闷,仿佛远方的亲人没有回来,心里没底,有些淡淡的惆怅。

赶上中秋,就赶上许多好吃的,水里有菱角、莲藕、芡实、茭白,树上有枣子、柿子、石榴、板栗,地里有花生、芋头。我们江淮一带四季分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到秋季,风清气爽,瓜果飘香,庄稼人也有了农闲,十分的美好。中秋赏月,要吃月饼,月饼又圆又甜,切成几块,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寓意十分深刻。
小时候能吃上月饼不容易,平常人家难得买上一筒。那时油皮纸一裹,一筒五个,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花样,有吃就好,内嵌绿的红的丝线,一到中秋,就盼着圆圆的月亮和甜甜的月饼。小时候不懂,长大了才明白,那红的绿的丝线,就是对亲人的丝丝牵挂。
 
图片
 
我家住丘陵地带,水塘很多,村前庄后都有壕沟或池塘,到了秋天,水面上挤满了菱角莲蓬,红红的菱角藏在叶子下面,站在塘埂就可看见。小时候摘菱角坐在大澡盆上,一不小心翻了,菱角就四散飘去。菱角随摘随吃,白嫩清香,带有水草味。我家有两口池塘,一口是父亲挖的,夏天父亲放了鱼苗,我从人家塘里弄来菱角秧,将泥巴包住菱角沉入塘底,渐渐的,原先细细的碎碎的菱角秧长粗长壮,满塘都是。秋天露水很重,鱼儿就在菱角丛里一族一族的游着,露出个嘴巴,吐着水泡。到了中秋,菱角能摘了,鱼儿也长肥了,饭桌上并多了份美味。
池塘周边长满了茭白,到了秋天从塘埂上就可以掰上来,茭白又叫茭瓜,白嫩新鲜,时令菜蔬,炒出来不放味精味道都十分鲜美。莲藕池塘里有,水田里也有,莲叶亭亭如盖,微风吹来,叶子上水珠滚动,晶莹剔透。莲花很美,娇艳欲滴,出污泥而不染,文人雅士偏爱。莲蓬到了中秋也已饱满,菜市场、景区旁都有人摘了卖。我在杭州呆过两年,西湖莲花很壮观,莲籽也特别大。古人写莲的诗句最多,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莲叶一望无际,风一吹来,样子很美。唐•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仿佛看见一群女人洗衣、采莲嬉笑打闹的样子。宋•杨万里描写西湖的莲花最为脍炙人口:“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与天相接,莲花点缀其中,意境全出。宋•周敦姬《爱莲说》,赞莲花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莲明志,似乎水墨画家都偏爱画莲。朱自清《荷塘月色》写的特别美,光影交错,美轮美奂,那莲花在月色中“仿佛牛乳中洗过一样”。就是残荷,也有“留得残荷听秋雨”的美句。其实采藕特别辛苦,《舌尖上的中国》介绍湖北农民到洞庭湖采藕,在湖上要呆好几个月,体力活,特繁重,还要仔细,采出来的藕要完整,品相好,才会好卖。
芡实不得不说,也叫鸡斗米,品相不大好看,但有健脾益气、固肾涩精等作用。鸡头米南方北方都有,尤其苏州鸡头最负盛名。清沈朝初《忆江南》云:“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这“细剥小庭幽”很有意境,与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样妙不可言。我爱人老家霍邱,霍邱紧靠淮河,鱼虾菱角丰富,鸡斗米也是霍邱的一大特产。霍邱鸡斗米粒大、饱满、肉厚、味美,生产养殖基地140多个,给霍邱经济带来不少实惠。中秋节前,有亲戚给我带来两盒,比我小时候吃的鸡头大多了,可能是缘于不同的水系水土吧。
中秋时节,树上的石榴、柿子也熟了,在秋阳中高高挂起,宛如一个个红灯笼,光彩夺目。石榴源自西域(今伊朗、阿富汗),张骞从西域带回,种在上林苑和骊山脚下,就是今日的临潼石榴。临潼石榴大、柿子小,但由于早晚温差大,所以特别甜。五河的石榴也很有名,到同学那吃过。我吃石榴不吐籽,嫌费事。今年中秋,儿子带回土耳其软石榴,价格不菲,我就连籽吃。柿子有懒柿和烘柿,烘柿更好吃,深秋时节经常看到有人卖,一个个码在筛子上面,通红的,有次到乡镇,一块钱买好几个。杨贵妃吃柿子、石榴可能吃腻了,所以要吃荔枝,可以理解,我们小时候都觉得人家锅的饭菜香。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