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张林: 曾经的张家屯,今何处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1:31 阅读(2)

张林: 曾经的张家屯,今何处

 朋友,您听说过 “张家屯”这个地名吗?您了解有关“张家屯”这个地方的历史、传说或者相关线索吗?

这个“张家屯”就在今天的六安市霍邱县。是六百五十年前的村名了。
那时还是元朝。
蒙古族统治者实行不平等的错误政策,民族矛盾不断加深。汉人、南人作为最低等的贱民,个人生命和家庭财产难以保障,有些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尤其到了至正年间,统治阶级更加腐败残暴。皇族内讧,赋役沉重,旱灾、蝗灾和瘟疫又接连不断,底层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
为求活命,各地英豪在万般无奈之下纷纷举旗起义,反抗暴政。
至正十三年春(公元1353年),正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朱元璋投奔占据濠州(今凤阳)的郭子兴的红巾军。六月中旬,朱元璋回到家乡,很快募兵七百多人,被任命为镇抚,开启了他独立带队的第一步。
大约就在这七百多人当中,有一位名叫张政的穷苦少年,他跟着朱元璋占滁州、夺应天,东征西战,浴血沙场,分别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陈友定、方国珍等各路反王,并于十五年后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张政被任命为河南陕州卫左所正。诰授果毅将军,世袭千户侯。从此定居豫西。原陕州城东门内上巷建有张家宗祠。十一世长子玉衡早逝后未婚妻史氏女殉节的节孝牌坊至今仍矗立在三门峡市风景区内。灵宝市西闫乡大字营村立有“先祖张翁讳政诰授果毅将军纪念碑”。碑楼楹联为:慎终不忘先人恩,追远常怀一片心。横额:望云思亲。
第十一世次子玉枢,生有增贵、增绣、增禄三子。时逢明末清初,为避战乱,手足三人商议决定各自迁居。其中,长子增贵率独子迁居陕州城东方冶炉(今三门峡市湖滨区野鹿村);二子增绣率四子迁居陕州城南方张村(今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村);三子增禄率五子迁居阌乡县东方大字营镇(今灵宝市大字营村、南营村、西北营村)。
自张政驻节陕州落户豫西迄今已整整六百五十二年。他分居在豫西三地包括已移居海外的后裔已传至三十世。保守估计总人数应在两千以上。其中佼佼者有中华民国国民大会终身代表、原台湾中原大学教授张豁然、天津大学教授张学言、原河南省卫生和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张重刚、原河南省纺织研究院院长、河南省产业用纺织行业协会会长、中原工学院教授张一风、原河南省洛阳市卫生和计划委员会主任张水利、原三门峡市东风百货大楼总经理、糖酒集团公司总经理、盐务局局长张长道、洛阳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润波等等。
2002年9月,第二十七世张辰皓为了完成众多族人探寻先祖故地的愿望,毅然应聘到始迁祖张政的祖籍、原属霍邱县的六安市叶集区工作。然七八年来,仍未能寻找到先祖故地的明确线索。
据《张氏追远堂家谱》和《三门峡市湖滨区野鹿村张氏族谱》所记,始迁祖张政为“安徽省凤阳府霍邱县张家屯”人。经查,霍邱县在元朝先后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安丰路总管府、淮南行省管辖;明朝先后属南直隶中都临濠府即凤阳府、江南行省凤阳府寿州管辖;清先后属江南省凤颍六泗道寿州、安徽省凤阳府寿州、安徽省颍州、颍州府管辖。又历经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隶属关系多次变换。特别是“张家屯”这个地名,至今已不存在。经了解,如今霍邱县与“张家屯”相近的地名就有张家油坊、张家大竹园、张家连塘、张家堰湾、张家圩子、张家古城子、张家老庄、张家后楼、张家公田、张家下竹园、张家夏楼、张家庙、张家南圩、张家行、张家前楼、张家岗、张家老园、张家新庄、张台村等数十个之多。由家谱上第一世直接从张政开始推断,始迁祖很可能为穷家子弟,甚至可能很小即成为孤儿。否则以当时朱元璋既直接颁布法令,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特殊优待,在地方办养济院,以大力提倡和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氛围及张政正五品武官的待遇,完全应该也有能力将家中老人和亲属接来陕州供养。若此推断成立,则在霍邱当地张姓家谱或族谱上估计也很难找到张政的名字。
相关内容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