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熊国中:布谷鸟叫麦浪儿滚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1:50 阅读(0)

熊国中:布谷鸟叫麦浪儿滚

  小满刚刚过去,春天的步伐也加快许多。田野里一遍碧绿,绿油油的是随风摇摆的秧苗,就连风都有股成熟的韵味,这个时段的乡野适合采风,放眼望去,一派田园风光。行走在乡间小道,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是丰收的景象,还有扑鼻的清香,有金银花的,有秧苗儿的,更有金灿灿麦穗的馨香!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处处冒尖的茅翼(茅草的苔)。茅翼十分柔软,剥开外面一层绿色的护皮,洁白的瓤便是香甜可口的美食。

 乡间小路,以及漫山遍野的坡坡坎坎,到处都能寻觅到茅翼的踪影。谷雨至小满是采拔茅翼(皖西地区的俗称)的最佳时节。过了小满,茅翼会从茅草的茎里挺出,长成狗尾草般的白色花絮,就不能吃了。打茅翼是件既快乐又有趣的事,儿童们的眼中,就是过年。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田野里撒欢地野,兴高采烈地四处拔茅翼,手里是满满的,口袋里是鼓鼓的。
 有些地方把茅草花开前称为茅针,皖西地区却一直叫茅翼。茅翼是那么的平凡,静静地生长,没有人眷顾,更没有人在意它的消失。茅翼只有近前才能看见,因为它太渺小了,仔细寻找才能发现,而开花后就容易多了,风姿绰约白花花一片,美得像一首诗,很远的地方都能瞅见。行走在茅草花点缀的田野,你会陶醉其中,感受它那柔和的旋律,浮想联翩,忘却世俗的繁杂喧嚣。春天的田野,随处都能见到儿童打茅翼的身影,鄂、豫、皖交界处就有打茅翼的童谣:三月三拔茅尖,一直拔到洪山尖。茅翼没开花前是可以吃的,条状的瓤嫩嫩的,吃起来甜甜的,还有一股淡淡的草香,味道比不上时下的车厘子,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人的眼中,就是天真浪漫童年的代名词。
 到了吃饭的当口,往往见不着孩子。哪去了?不是掏鸟蛋就是拔茅翼(有的地方俗称茅针、茅尖)去了。于是,一道特别的风景出来了:柱子,死回来吃饭!小雪,菜都凉喽,赶快回来!更有甚者,家长拧着孩子的耳朵连拉带拽。皮实的孩子是不吃这套的,依然我行我素,干着他们开心的事,吃饭完全没有玩耍开心。忙夏季节,农村人的活特别繁重,很多家长因为劳累,懒得管孩子,把饭菜留好,孩子耍累了自然回家。
 清晨的乡间是寂静的,四处弥漫着春的气息。布谷鸟也很兴奋,一大早就躲在阴暗处,不停的鸣叫着:布谷,布谷,布谷。布谷鸟是花鸟术语,一些地方称之为知更鸟,又名子规,杜鹃鸟。民间相传,杜鹃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灵所化,所以又名秭归鸟。布谷鸟叫,意味着农事的开始,农民要及时插秧,不违农时。在布谷鸟的叫声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出门,抢种抢收,都有一亩三分地啊!
 插秧的同时,麦穗也开始变黄。一眼望去,麦浪滚滚,简直是金色的海洋。耳边是布谷鸟的叫声,眼里是诱人的麦穗。可喜煞孩子们了。怎么回事?金灿灿的麦穗,七、八成熟的时候,非常娇嫩,用火一烤,比全聚德的烤鸭都香!随处可见火堆,那是孩子们烤麦穗的遗留物。麦穗无须烤熟,六、七分熟即可。闻着是香喷喷的,吃在嘴里更是肉筋筋的,就连黏在手心里的麦壳都是香的。
 布谷鸟叫麦浪儿滚,这场景一直映在脑海里。虽然离开农村很久了,记忆依然犹新。虽说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但没有了孩提时代的快乐。如今的孩子蜜罐里长大,缺失的不仅仅是吃苦耐劳,重要的是传承5000年的传统美德有了断层。不要说拔茅翼,估计茅翼是什么都不会知道,更不用问茅翼长在什么地方。如今年轻走远了,幸福的场景也离我而去,童年的无忧无虑更走的无影无踪,再也回不到快乐的童年时代。
 布谷鸟叫麦浪儿滚,忙煞乡下种田的人。春暖花开,既喜兴又忙碌,真是一人顶仨地用,又要割麦又要插秧,还要看水放水整地,成天忙的是晕头转向。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农村,如果没有农民,城里人会衣食无着的,庆幸的是,俺骨子里没忘本,今年插秧季节,下乡给舅舅插了半天的秧,虽然累的腰酸背痛,但快乐的我却像个孩子,仿佛回到天真的童年时代。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