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悄然变化的年俗│年俗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6:36 阅读(0)

悄然变化的年俗│年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传统习俗都在发生着变化。就拿金寨双河老家的年俗来说也是在悄然改变,只是你不经意。

我父亲在的时候,过年这天,他总是早早地起来,把第一天洗好的元宝(经过腌制、烟熏过的猪头),放在大铁锅里煮着......我们也被父亲早早地叫起来贴门对。虽然是寒风凛冽,个个也都兴高采烈,毕竟过年有好吃的,有时候也会有一件或一身新衣服。过年这一天都是父亲烧锅做饭,不让母亲做饭。父亲说:母亲一年到头都在辛苦,过年让她休息一天,父亲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吃过早饭,父亲就开始忙碌着祭祀的事,也就是过年的仪式。大约九、十点钟,父亲将八仙桌摆放在堂屋正中,距离条桌一米多远;又将煮熟的元宝放在一个大缸盆里,摆放在八仙桌正中,下方放一只香炉,三个酒盅、三个茶盅,两边放一对蜡烛;上方的条桌上东边摆放家谱,家谱前放一只香炉、三个酒盅、三个茶盅;另外还有一只香炉摆放在条桌正中,前面也放上三个酒盅、三个茶盅;条桌的两头还安要放两只蜡烛。一切准备妥当,开始进行祭祀仪式。父亲首先点燃双灯双蜡,其次将火纸燃着,放在供桌下方地上燃烧,然后将三把香点燃安放在香炉里。再开一瓶酒,分别将各处的酒盅斟满酒。泡一壶清茶,又分别将茶盅斟满。然后将早已煮好的年饭,合六碗、盛三碗,分别放在“天、地、人”三处供奉。我们同时在外燃放烟花炮竹,共同来完成过年不可或缺的所有程序。看着父亲一个人虔诚地忙碌着,他是那样的庄重、严肃,我们当然地不敢知声,心中油然而生的也只是敬畏。
后面的事,就是跟着父亲按次序一处一处地磕头。先是从堂屋的大门处向上磕三个头,说是“敬天”;然后在条桌的下面燃起一堆火纸,继续磕三个头,磕头的朝向是向着大门外磕头,这是“敬地”;然后靠家谱的位置又燃起一堆火纸,说是敬祖宗、先人,再磕三个头。忙完了堂屋还要忙灶台,同样在灶台上摆设一只香炉、三个酒盅三个茶盅和一对蜡烛;同样燃放香纸,在杯中斟满酒、茶,同样磕三个头;这是敬“灶老爷”;最后父亲又在大门两边各燃一小堆火纸,说是敬“门神”,当然还是要磕三个头。到此,过年中午的祭祀仪式就基本结束;剩下的就是由父亲将各处敬三遍酒、三遍茶。还有就是等待火纸的彻底燃尽,就可以收起“元宝”,开始做中饭了。中饭当然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也是我们早已期待的一顿饭......
父亲在的时候,我对这些过年的习俗不以为然,甚至心里还有些抵触。但是,还得跟着父亲一年年、一次次地进行着,免得惹父亲生气、伤心。如今,父亲走了,我和哥哥仍然坚持这些习俗,连我自己都说不清这是为什么!也许这是传承?也许我们也需要祈求......
我的孩子也已经长大了,他们也跟着我做着一年一度的循环仪式,只不过我们现在只烧一堆纸钱、只在一处磕头,现在的楼房确实也不能四处烧纸、烧香。儿子还是忍不住问我:这是为什么?有什么意义?我尝试着回答:敬天,是人们祈求“老天爷”风调雨顺,明年有一个丰收年。丰收了就能够吃饱穿暖,国泰民安。理所当然要敬重“天老爷”!敬地,人们生活所需,都来源于土地的生长,万物都来自“土地老爷”的恩赐,当然要敬畏土地!敬人,就是敬祖先。若是没有祖先哪有我们?这是不忘先祖传承之恩!敬重“灶老爷”也很重要,人们是为了祈求每一顿饭菜都香甜、丰盛,一家人不缺吃喝,全家人不生疾病、人丁兴旺、幸福安康以及水火平安!敬重“门神”,为的是祈求门神能够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不被偷盗,同时将瘟疫拒之门外!——我也只能用这些话来应付孩子的问询。虽然过年祭祀活动中有些神话,但也不无道理。用现代的说法解释就是两个字“感恩”!就是从思想上来约束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尊重祖先、健康饮食及防火防盗的必要性。只是用这神圣、庄重的仪式来警示后人,要懂得感恩自然、感恩祖先。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