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竹音不烦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0 15:38 阅读(0)

 杨锦全 | 竹音不烦

 
      修理竹园砍下的竹子除送给邻居一些外,还剩下了一大堆,而且,我还想不出有什么用途。看着它们,感慨万千。要是在过去,这些竹子可是宝贝。
      那时候,没有机械化,三线建设打的是人海战术。修河堤、修水库、修公路都得靠板车拉、粪筐挑来搬运土石,所以粪筐很有用。我们叫粪筐的是用蔑编成的簸箕形的用具,不止用于挑渣子粪,挑土挑石头都用它。
 
 
供销社大量收购:一级粪筐5毛钱一担,二级4毛5分钱一担。这可是高价,因为卖一担粪筐就抵得上一个劳动力在生产队上干两天活儿。不过,敢挣并且能挣这高价钱的人不多,我们整个生产队里也只有几家。一来编粪筐是手艺活儿,好多人不会干;二来编粪筐辛苦,好多人不想干;更为重要的,编粪筐是搞副业,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是要被生产队割掉的,很多人不敢干,即使编也得藏在家里悄悄密密地不能被人发现,否则就会挨批斗。
 
 
为了让一家人不挨饿,父亲学会了编粪筐,常常趁放工吃饭的时间藏在家里干,晚上在煤油灯下也要编一气。我有时间了在旁边看,看着看着就学会了。当时我也只有十多岁。我编的第一只粪筐只有巴掌大,是捡蔑头子编的。巴掌大的成功激励我,很快,我就能自己砍竹子,自己驭粪筐圈,自己划蔑,自己编粪筐卖钱了,因此也得了个“小聪明”的外号。
编粪筐卖确实不容易,整个过程都得悄悄咪咪的,不能被人发现。不过更难的是不容易弄到竹子。那时我家的竹园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好的长势,没有可用的竹子。要想编粪筐,就得进山砍野竹子,有二难两风险。
 
 
 
      二难是竹子难找,路难行。山上的野竹子不多,很难找到,近处的梯子沟、高窑、山门、平沟儿、陡沟儿、十家坡、滴水岩等处能找到一些,但都很细,指拇粗的就是好东西。要想砍到粗一些的,就得跑到猫子沟、小易沟,再远的就是羊子山,这些地方路程太远,一天回不来,所以去的次数很少。好一点的竹子大多长在悬崖峭壁间一般人不愿去的地方,爬上去,爬下来都不容易。因砍竹子而插破脚、摔断腿、甚至摔死人的事时有发生。
      两风险是指路上怕拦截,回家怕看见。砍到了竹子往回挑,一路上很有可能遇到各处好拦截人的大队书记、民兵连长、生产队队长等各色干部。他们见到了就可能把竹子拦截下来没收,让人空手而归。当时,整条易沟有易沟街、方家畈、师家堰等地是高风险地段。为了躲避半路拦截,我们用柴把竹子包裹起来,尽量让人一眼看不出来。要到家了,还得尽量回避,不让队上的人看见,以免引起麻烦,常常是乘天黑了才回家。整个砍竹子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风险,在易沟里行走却不容易。
      也正是这种艰辛和不易,使我加倍爱惜竹子,和竹子息息相通,聆听到了竹子的别样声音。
 
 
 
      砍竹子,要把镰刀磨得锋快,指拇粗的竹子用刀削,“吱留”就是一根;粗竹子就得用刀砍,发出“咔,咔”的声音,一个轻松畅快,一个清脆悦耳。砍掉的竹子在“沙沙”声中倒下。把砍好的竹子绑成捆,从山上往下放,如野马脱缰般在丛林中、岩石上穿行,时而发出“哗……”的奔流声,时而发出“哗啦咔嚓”的撞击声,势不可挡,激情奔放,听着声音就知道竹捆子冲到了什么地方,摔成了什么样子,心情也随之而跌宕。
      挑着竹子走在路上,随着脚步的迈动,竹子相互摩擦撞击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很有节奏和质感。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