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乡村见闻(二章)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3:28 阅读(0)

乡村见闻(二章)

 李世君(江苏徐州)

-
乡戏
-
 
小时候,去乡下的姨家住些日子,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村里演出的戏曲了。那时候乡下没有什么娱乐,天一黑,除了远处传来几声羊叫,犬吠,再就是死一般的静了。
姨的村子是个大村,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处。由于受到各省地方剧种、唱腔的影响,这里的乡民几乎人人都能唱几句带点河南味的梆子戏。
收了秋,农闲。村民们就自发地聚在一起排戏。因此,每到掌灯时分,“咚咚跄跄”的锣鼓声从村边的小学校里传出来,原本沉闷、寂寥的乡村的夜晚顿时就活跃起来。这时候你听吧,房前屋后,村里村外,就有杂沓的脚步声,狗叫声,在田间的小路上、园子边,就有手电筒的光柱在黑黝黝的夜色里晃动。
戏台搭在小学校的操场上,两盏大汽灯在戏台两边的柱子上高高地吊着,发出丝丝的声响,把人的脸照的雪亮。
戏开场之前,大队书记来了.这是一个挺和善的小老头,来到以后,就站到戏台的前面讲话。这是开场前必须要进行的科目,而讲话的内容无非是好好听戏,不要打闹之类。有时候还会借此机会询问各生产队的情况,安排一下明天的生产什么的,直到下边的人听的不耐烦了,起哄说:行了行了,你老快下去吧。他才笑嘻嘻地说一声:好了好了,开始吧。
掌鼓槌的剃头匠麻西来听了这话,就赶紧“梆梆梆”敲了几声板鼓,戏就开场了。
麻西来打得一手好鼓,拉一手好板胡,村子里每每演戏,少不了的人物就是麻西来。麻西来能在演员忘了唱词的时候把弦儿拉得悠儿悠儿绵,让演员在绵软的弦声里有时间去思想忘掉的词儿。麻西来能在演员忘了带行头的时候,可着劲地猛敲板鼓,及时给你提醒。
村里的其他演员呢,也各有各的绝活。象扮小生的玉民,唱花旦的玉芬,演大黑头的徐士杰等等。戏装虽然简陋,演员虽是业余,但是,四邻八乡的村民还是喜欢到这儿来看戏。他们说,这村的戏,人的扮相好,唱的地道,听得过瘾。
不过,也有唱砸的时候。那是春节期间演《铡美案》,那一天徐士杰到前庄的老表家喝酒,把演戏这码事忘了,正喝的兴起,忽听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锣鼓夹子的敲打声,他一愣,说一声,坏了,赶紧放了筷子就往小学校里跑。等他来到后台,后台的人正满世界找他呢,他慌慌张张三下两下用油墨抹几把脸,化了装,罩上蟒袍。麻西来的板鼓已经开始叫板了。及至他可着嗓门“嗬——”了一声,退着,一晃一晃迈着方步,摆着架势来到台上,麻西来才发现徐士杰没带髯口。这不带髯口象啥了。他急得直搓脚,只把个板鼓“梆梆梆”敲的山响。徐士杰一听,不对啊,这段唱腔板鼓不该这样打呀。及至他一捋胡须,才知道髯口没带。这下麻烦大了。下,是下不去,上,自找难看。好一个徐士杰,只见他急中生智,干脆来个转身,亮相,面对着观众将错就错地唱道:“麻西来叫板如催命,慌的我包拯一溜小跑到台中,王朝马汉一声喊,哎呀呀,呀呀,呀呀呀——老爷我——我——,”麻西来一听他来这么一个定场白,知道他已明白出错,赶紧丢下鼓槌摸板胡,脚下的踏板“啪”地一声,不失时机地踩个脆响,然后哗啦啦,痛痛快快拉出一个过门,身边的乐队笙弦齐鸣,以舒缓的二黄等着衬徐士杰沙哑的嗓音。徐士杰就势再来一个空翻,一扬马鞭又唱道:“王朝马汉一声喊,你俩在后边干啥了,老爷我只顾观风景,咋,咋,咋咋咋把胡子忘带了。”台下的观众对这出戏耳熟能详,看着徐士杰光秃秃的下巴本来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听他这么胡诌一通,扬着鞭子退了场,台下似乎才明白过来,既而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