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不孝背后的人性剖析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1:59 阅读(0)
不孝背后的人性剖析
文/千春
 
 
近日有一则报道称,江苏阜宁县一位老人,十几年前就把地分给了两个已经成家的儿子,自己搬到郊区租房住,以捡垃圾为业。去年年底,老人渐感身体不适,希望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和儿子一起过。谁知,两个儿子你推我让,都不愿意接纳老人。老人只好只身回到出租屋,不久就在孤独中死去,自备寿衣内带着21万现金火化。
 
我相信大家的第一反应和我一样,在心里严厉谴责这对不孝子,把老爷子宁可烧钱也不留给后人的举动看做是对不孝之子的无声控诉。
 
不过,真的只是不孝这么简单吗?
这件事让我想起我们村一些老人的际遇。
 
 
 
我爷爷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爸,我爸孝顺了我爷爷一辈子,真正做到了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我爷爷的弟弟也就是我二爷共生了三个儿子。二爷提前退休把自己在县城的工作让给了大儿子,又把多年积蓄均分给了二儿子和三儿子,自己回到老家住在大儿子留下的房子里安心养老。在越来越老迈的时候,县城的大儿子鞭长莫及,身边的二儿子三儿子因忌恨老人让大儿子顶班,对老人不闻不问,老人最终凄凉地死去,身边没一个儿子陪伴。
 
继而我发现,村里凡是只有一个儿子的老人都得到了善终;儿子越多的老人反而死得越惨。邻居有四个儿子,老太太得了白内障,无一人出钱医治,硬生生让她瞎了眼;四个儿子个个盖起了二层小洋楼,却赶着老两口住路边的窝棚;老爷爷悲愤之下拉着老太太喝农药双双自尽。
 
 
 
这样的悲喜剧还有很多。难道孝不孝只是道德问题吗?为什么独子的家庭,其孝顺的比率就比多子的家庭高很多呢?
 
也许从人性的层面,更能够看清这个问题。
 
孔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儿子一多,父母难免顾此失彼;就算在父母看来,已经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但是在儿子眼里,仍然会觉得所得的爱并不均匀。个个都觉得自己吃了亏,因而在老人需要被照顾的时候,个个都想推给别人。
 
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只有一个儿子的时候,这个儿子没得选,心甘情愿照顾老人;可是儿子一多,儿子们便想着,凭什么就该我照顾呢?他们更有理由要照顾啊!每个儿子都这样想,其结果便是没有一个愿意照顾。这样的现象在不同的行政部门出现职能重叠时也比比皆是,大家互相踢皮球,都指望着别人,结果反而都不作为。
 
可见,与其在道德层面谴责不孝,不如在人性层面避免不孝。回到新闻中这位老人,既然有这么多钱,何不花在自己身上,住个养老院安度晚年?抑或把钱给其中一个儿子,指定他来养老送终?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