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筷子巷移民的春节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5 09:13 阅读(0)

 筷子巷移民的春节

 
 
今年第一次在自己的小家里面过年。城里过年的年味太淡,缺少农村春节的仪式感。不回老家,几乎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
 
家乡过年的准备工作自进腊月就开始了,不管贫富,每家每户都多少会准备一些腊鱼腊肉。之所以称为腊鱼腊肉,是因为鱼和肉在必须在腊月腌制,冬月里腌的鱼和肉容易变质。阴干的腊鱼腊肉存放到来年腊月都腊味十足。各家各户腌制腊鱼腊肉的配方不同,风味自然也不一样。父亲在世时,我很幸福地能吃到他准备的腊鱼,那种百吃不厌的味道再也尝不到了。
 
 
 
新年家里来了客人,是绝对不能让他们空手回去的。主人必须给客人准备一点小东小西,放在他们的包里,称为“回包袱”。回包袱一般用农村土特产,因此,腊月里家家户户都热火朝天地忙着准备各种传统食品,以便回包袱用。常见的小食品有几种,一种为“金果”,就是将糯米舂成粉,煮熟后快速搅拌,趁热成型,切成宽2厘米长5厘米左右的条状,晒干后用沙子爆炒,炒熟的金果晶莹剔透,入口即化,香味悠长;另外一种称为“玉露片”,将红薯泥和蒸熟的大米粉混合,成型后切成片状,晒干后油炸或者沙炒。偷懒的人家至少也得准备些红薯片,也就是将红薯煮熟切片后晒干,炒焦或者油炸。红薯被看作是很低端的食物,给客人回包袱如果总是放一点红薯片,那会被人看不起的。从七八岁起到上高中,我和弟弟每年正月初二都去外婆家拜年,拜年回家的路上,沿着一条小河边走边吃外婆回包袱的小吃,吃着吃着就到家了,一天走三十来里路丝毫没有累的感觉,那条小河沿岸的水杉树是在我们童年时栽上的,如今很多树都得几人合抱了。我和弟弟只要回家过年,都会去那附近的小姨家拜年,顺便参观一下李先念故居。但是现在大家都坐车出行,乡下的小路都荒废而无法通行了。
 
 
 
腊月二十三家家都打扫卫生,称之“打扬尘”。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小年很平淡,大人们简单地祭一下灶神,有时候会吃点糯米饭。小年过后,准备过年的重头戏就开始了,这就是做豆腐、杀年猪和打糍粑。豆腐每家都做,一般是去豆腐坊加工;因为是纯手工加工,做豆腐其实是很辛苦的差事;推石磨磨豆子非常枯燥繁重,一般是三姐干,我偶尔替她一下,想起来真的很惭愧,干活时我不如家里的女孩子。年猪并非家家都有,年关不能提“杀”字,所以杀猪成为“捉猪”。家家都必须打糍粑,打糍粑是吉祥喜庆的事,这也是最有年味的活动。打糍粑用的硬木棍叫“粑棍”,打糍粑的石臼叫“粑缸”,上一家打完后,几个青壮年将粑缸和粑棍抬到下一家。将农家糯米用蒸汽蒸熟,然后主人站在门户喊一声“打粑喽”,于是,家家户户的青壮年男丁会蜂拥到场。打糍粑是用3根或者4根代代相传的粑棍,在一个粑缸里面将蒸熟的糯米捣碎成泥,因为糯米的粘性非常强,故而这是非常需要体力的活,最有力的小伙子也坚持不了5分钟,所以需要青壮年轮换上场,妇女是不能参加打糍粑的。大块的糍粑是用模具做的,方形或者圆形;小糍粑大家随手捏成,捏的速度必须很快,否则糯米冷了成不了型,因此满屋子人都积极参与,好不热闹。给长辈拜年必须拿上大糍粑,表示尊重。小糍粑用炭火烤着吃,平时打打牙祭。打糍粑时大家边干活边逗乐调侃,喝着主人准备的红糖水,寓意甜甜蜜蜜。平时有点小矛盾的,甚至吵过架的,借此机会很容易就和解了。打糍粑也是年轻小伙子显示自己孔武有力的机会,我从小瘦弱,虽然打糍粑时没有很好表现,但是特别喜欢这种过年气氛,年年积极参加。可惜的是,现在很少有人打糍粑了。市场上有糍粑卖,但那是机器加工的,那种糍粑也不是传统的农家糯米做的,丝毫没有以前的味道。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